清明節文明祭掃
倡議書
廣大城鄉居民朋友們:
又到一年清明時,慎終追遠寄哀思。清明節是中華民族緬懷先人、傳承家風的重要節日。為弘揚傳統文化、倡樹文明新風,共同營造平安、綠色、和諧的祭掃環境,特向廣大居民朋友們發出如下倡議:
一、倡導綠色祭掃,守護生態清明。大力弘揚綠色文明的祭掃新風,節約資源、低碳祭奠。一束鮮花寄哀思,用鮮花、綠植代替紙錢香燭,用植樹、踏青代替焚香燒紙,讓清明更清新、更環保。一紙書信傳深情,通過書寫家書、制作思念卡等方式,將哀思化作文字,讓情感在筆尖流淌。一方屏幕連古今,利用網絡祭掃平臺,以“云祭掃”跨越時空,讓追思更便捷、更溫暖。自覺摒棄焚香燒紙、燃放鞭炮、拋灑冥幣等污染環境的行為,以綠色祭掃守護生態之美。
二、弘揚孝親美德,踐行厚養薄葬。傳承中華民族優秀傳統美德,以厚養薄葬、家訓家風弘揚孝親美德。孝在當下,重在生前,老人在世時多盡孝心、勤關愛,讓陪伴成為最好的“養老”,讓親情成為最深的“祭奠”。節儉治喪,移風易俗,反對大操大辦、盲目攀比,提倡簡辦喪事、節儉祭祀,讓清明更質樸、更純粹。傳承家風,潤澤后世,以清明為契機,整理家書、講述先輩故事,將“勤儉持家”“誠信立身”等家訓融入家庭教育,讓忠孝仁愛的家風代代相傳。
三、嚴守安全底線,平安有序出行。樹牢安全意識,遵守有關法律法規,以文明行動守護平安清明。錯峰出行,有序祭掃,合理安排時間,避開高峰時段,選擇公共交通或拼車出行,減輕交通壓力。遵守秩序,文明禮讓,服從工作人員引導,有序停放車輛,不堵塞通道,不喧嘩吵鬧,讓祭掃更從容、更和諧。防火為先,防患未然,嚴格遵守防火規定,不在林區、草地使用明火,不攜帶火種進入禁火區域,讓清明更安全、更安心。
四、黨員干部帶頭,引領文明新風。清明是文化的傳承,也是新風的起點。黨員干部、公職人員要以身作則,率先垂范,帶頭踐行文明祭掃要求,簡辦喪事、綠色祭奠,堅決抵制封建迷信活動。鄉鎮(街道)、村(社區)、學校、企事業單位可通過開展“清明祭英烈”“踏青賞春”“網上祭英烈”“清明賞春詩會”等活動,培育文明健康節日風尚,凝結團結奮進精神力量。
儀隴縣精神文明建設辦公室
2025年3月3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