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南充日報社全媒體記者唐甜)5月9日,記者從市中級人民法院獲悉,為了不斷提升嘉陵江中游水利資源開發利用及生物多樣性司法保護水平,該院組織蓬安、閬中、南部、儀隴、高坪、嘉陵及順慶法院的18個臨江人民法庭,共建“親水法庭”聯盟,推廣“紐扣法庭”工作機制,聯動保護嘉陵江(南充段)生態環境資源。
嘉陵江南充段現有9個航電樞紐,是沿江城市的重要飲用水源,也是長江上游重要生態屏障。對南充來說,保護母親河的水生態環境,是一場全民行動。近年來,南充緊緊圍繞“清河、護岸、凈水、保水”四項行動,持續開展嘉陵江岸線保護、水環境治理、水污染防治和水生態修復,實現了干流國考斷面水質達標率100%、城市飲用水水質達標率100%,筑牢了嘉陵江中游生態屏障。
全市法院與相關職能部門聯動,圍繞區域內水源保護、水資源利用、水資源污染、水域岸線保護、水環境管理、水生態修復等方面,開展聯合治理,常態化適用懲罰性賠償、環保禁止令等方式,形成以嘉陵江南充段為“主線”、航電樞紐為“段面”、人民法庭為“紐扣”的分段保護機制。同時,全市法院加強嘉陵江中游環境資源案件立案、審理、執行等環節的協調聯動,推動委托送達、調查取證、異地開庭、生態修復等協同動作的制度化、常態化,尤其是加強重大、疑難、復雜環境資源案件協同辦理,統一裁判標準和執法尺度。
市中級人民法院相關負責人表示,接下來,全市法院系統將重點選取非法采礦、盜伐林木、非法捕撈水產品、破壞濕地生態保護、環境污染侵權等破壞水利資源開發利用及生態環境資源的刑事、民事案件,到案發現場或生態修復基地開展巡回審判,開展流域內法律事務司法協作工作,全力守護好嘉陵江“母親河”潔凈優美的“容顏”。